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老人專業護理范文

老人專業護理全文(5篇)

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老人專業護理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老人專業護理

老齡化下的護理保險學論文

1發達國家的經驗做法

面對這種情況,國外許多國家率先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長期護理保險,是指被保險人因為年老、嚴重或慢性疾病、意外傷殘等,導致身體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喪失,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入住機構接受長期康復和支持護理,或在家中接受他人護理時支付的各種費用給予補償的一種健康保險。這是一種主要負擔老年人的專業護理、家庭護理及其他相關服務項目費用支出的新型健康保險產品,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特殊產品。20世紀70年代,護理保險最先在美國商業保險市場上出現。1986年,以色列政府推出了法定護理保險制度。隨后,德國、日本等國也相繼建立了護理保險機制。長期護理保險包括兩類,第一類是以商業保險公司作為主體,被保險人采用自愿保險的方式投保,這以美國為特色。第二類是以政府機構作為管理主體,被保險人采用強制保險的方式進行投保,屬于社會保險范疇,該特征以德國、日本最為顯著。由于日本在老齡化程度、家族血緣理念等方面與我國存在較高的相似性,下面就以日本為例,對長期護理制度進行探討,以期對老齡化社會的我國發展提供指導意義。

2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基本內容

日本老年護理保險是運用社會保險機制,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實施社會化護理服務的制度。參加老年護理保險的主體分為兩類。第一類是65歲及其以上的所有老年人。這類被保險者根據收入水平被分為五檔,分別交納與自己收入水平相對應的固定保險費,收入越低保險費負擔則越輕。第二類是40~64歲的喪失部分自理能力的人(如患有閉塞性動脈硬化、帕金森綜合癥、老年癡呆癥等15種慢性疾病),他們的護理保險費按照其加入的醫療保險費計算方法確定,與醫療保險費一起繳納。當然,老人在享受護理服務時,其費用主要由政府財政和護理保險基金承擔。這種預算結構既體現了政府責任,又體現了個人義務。被保險者在接受護理之前,必須經過嚴格的專家認定程序方可享受護理服務。這種護理服務的項目及內容根據服務地點的不同可分為居家護理與設施護理兩類。其中居家護理是以老年人所在的社區為中心向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及護理性服務,這類服務項目有家庭訪問護理服務、日托服務、入浴服務、康復訓練等13項服務。提供這類服務的目的是使老人盡量在自己熟悉的家中自立地生活,在保障老人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維護老人的身心健康。設施服務是讓老年人入住特定的設施內接受護理服務。這些特定的設施包括老人院、老人保健機構、療養型護理醫療機構等。這些服務設施相對來講比較專業化,承擔的費用相對較高,但服務更完善。

3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隨著我國家庭結構逐漸小微化,老年人壽命延長,完全依靠家庭護理老人將給每個家庭帶來巨大的壓力,依靠社會力量護理老人成為老齡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3.1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以護理保險為基礎的老年護理服務保障制度,以政府為依托,個人參與相結合。鑒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我國的老年護理制度應主要采用居家護理模式,同時,國家投入一定財力建立專門的護理設施,對不宜居家護理的老人在設施內集中護理。在享受護理方式問題上由民政部門專門機構進行認定。這樣一來,能使老年人享受較為公平的護理服務。

點擊查看全文

醫養結合視角下老年護理教育探討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重,以家庭照料為主的養老功能日漸弱化,老年人的健康照護服務需急劇增加,走“醫養結合”之路是老齡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從“醫養結合”視角下對老年護理教育進行探討,以期為更好地開展老年護理和培養護理人才提供幫助。

關鍵詞:醫養結合;老年護理;人才培養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失能、半失能、失智和慢性病老年人的數量也在持續增加,獨居、空巢現象已成常態化,老年人對長期護理的需求與日俱增[1]?!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中提出“積極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推動醫養融合發展”之后,國內掀起了探索“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浪潮。在“醫養結合”視角下,老年人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呈現出護理內容多樣化、護理服務多元化的態勢,而當今的護理人才尚不能完全滿足需求[2]。為了更好地解決老年人對護理人才需求與護理人才培養滯后的矛盾,加快培養適應老齡化社會需求的老年護理人才,已經顯得尤為重要和急迫。

一、“醫養結合”的涵義

醫養結合,是集疾病預防、護理、治療、康復為一體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即將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進行有機融合,為老年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3]。它突破了傳統的以家庭、社會養老為主的“醫”“養”分離、有“養”無“醫”的照護模式,以老年人健康、保健、醫療、護理為重點,在做好老年人傳統的日常照護服務、精神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著重為老年患者提供精準、便利、及時的醫療、康復、預防、保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對老年人不同層次、不同階段健康需求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綜合考慮,提供全方位的一體化整體護理服務。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隨著世界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也較早地步入了老齡化社會。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6.1%,65周歲及以上人口達1.44億,占總人口的10.5%,預計2020年將有可能達到2.88億,其中有失能老年人近4000萬人,完全失能老年人達100萬人。我國患慢性病老人數量占50%,住院率達到15.3%,需住院未住院老人占28%,行動不便的老人占14.2%,長期臥床老人占4.0%,半數以上的老人希望被長期照料[4]。有人預測,2030年我國空巢老人將有可能達到90%[5]。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疾病病種復雜、罹患率高、并發癥多、疾病轉歸差、治療難度系數高、治愈率低、康復效果差等,老年人的照護和健康問題形勢嚴峻。

點擊查看全文

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思考

摘要我國已快速進入老齡社會,老年護理服務需求日益增長。而滿足老年護理服務需求,不僅要建立全面、系統、完善的老年服務機構和設施,更要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使老年人護理服務的需求成為有效需求。本文主要談三個問題:一是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二是國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建立和中國的實踐;三是加快建立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長期護理保險老年服務有效需求

一、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必要性

改革開放40年以來,隨著國民經濟不斷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逐漸顯現出了社會多元化發展趨勢。在人民生活的細分領域,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新興事物。伴隨著互聯網不斷崛起和完善,人們生活已經受到了更多積極的影響。當國家在醫療設備和藥品研發領域的投入逐步達到國際標準水平后,人們對于醫療和健康的研究,成為當下人民生活的一個迫切關注點。生老病死是整個人類不可抗拒和逆轉的固有趨勢。在個人層面,人們需要不斷的提高安全保護意識;在國家層面,政府需要對于相關的醫療資源進行合理的優化配置。對于不同階段的人口,做出有針對性的處理應急方案。對應人口護理的細分領域,建立在現有國民保險制度基礎上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就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目前,我國政府正在逐漸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但是,由于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和當下人們理念的沖突,人們對于護理保險制度的理解還處于模糊階段,甚至是在偏離的誤區里。由于傳統思維的影響,和現實條件的束縛,當下面臨的保險制度有著十分明顯的缺陷。因此,若要有效的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則對于其各方面有必要有針對性的分析和總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護理問題凸顯

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不斷加強,導致失能老人的所占比例不斷擴大,這其中需老年人的護理問題,則顯現出其特有的嚴重性。根據最新的報告指出:在我國,處于輕度失能狀態的老齡人口占到失能總人口的84.3%,處于中度失能狀態的老齡人口占到失能總人口的比例為5.1%,而重度失能狀態的老齡人口占到失能總人口的10.6%。這種嚴重的狀況,證明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失能老人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失能老人數超過一千萬的國家。過于龐大的人群基數和不斷凸顯的新增人口,使得我國的失能老人護理問題成為日益嚴峻的國家課題。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國家的城鎮化進程日趨完善,工業化發展持續加快,產生了大量勞動人口的目的性遷移,使得傳統家庭結構的護理模式更加趨于小型化操作。尤其是在全球獨有的計劃生育國策的影響下,8-4-2-1圣誕樹型的家庭結構的形成,讓建立在傳統的多子女陪護的護理制度,已經無法適應當下趨勢的要求,逐漸退出中國社會的歷史舞臺。

(二)護理費用昂貴

點擊查看全文

養老服務業人才隊伍需求及發展淺析

[摘要]隨著海南省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劇,老年人對專業化養老需求不斷提高,養老服務業人才的高需求與低供給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依托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相關人才政策,通過借鑒國內外養老先行地區人才建設的寶貴經驗,對海南省養老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包括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完善養老人才培養體系;養老機構與高校聯合培養專業化綜合型養老人才;充分利用海南候鳥型人才等。

[關鍵詞]自由貿易港;養老服務業;人才需求;高層次人才;候鳥型人才

一、引言

老齡化已成為我國不可忽視的人口發展趨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0%[1]。據估計未來5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將以每年約增加1000萬人的速度高速增長。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應對人口老齡化給社會發展帶來的巨大壓力,已經成為全社會共識。隨著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十四五”時期,“60后”一代將成為老年人口重要組成部分,以“60后”為主體的老年人的整體教育水平、經濟能力、自主意識較高,消費意識也較強,更加看重生活質量,而不是僅僅滿足于生存型、基本保障型需要[2]。因此,如何培養引進養老人才,滿足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多樣化需求,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已成為當下值得研究思考的問題。

二、海南養老服務需求現狀

(一)人口老齡化導致養老服務需求加大

海南于2001年進入老齡化社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海南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1476599人,占14.65%,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051500人,占10.43%[3]。海南省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老年人數量激增,同時隨著年齡的增大,許多老人身體機能和免疫力日益下降,生活難以自理,對專業養老服務、日常照顧和精神慰藉的養老需求愈加強烈。

點擊查看全文

農村養老護理服務模式建立及完善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農村養老醫療護理服務問題成為社會熱門議題。我國農村人口數量占比大,農村人口養老保障服務體系構建是關乎社會經濟發展與長治久安的重大民生問題。得益于國家和政府在農村醫療養老領域投入的大量財力和物力,以及社會各界的協同探索,我國農村養老護理服務事業體系建設初具規模。但是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現有養老醫療護理體系需要實施更大規模、層次的完善和優化,才能更好地滿足農村養老護理實際需求,為農村人口謀求更多福祉,加快落實鄉村振興等發展戰略,助力我國現代化社會主義新農村經濟文化建設發展。蘇北地區是我國沿海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競爭激烈的當下,蘇北地區要抓住“一帶一路”、“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等國家發展戰略,以及“振興蘇北”、“城鄉發展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等省級發展戰略的大好時機,加快推進蘇北地區農村養老醫療護理服務體系深化改革建設,進一步落實農村人口養老護理服務質量、水平提升,為各地農村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多樣化、深層化革新提供良好示范。清華大學出版社在2016年11月出版《中國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一書,是我國近年來關于農村養老服務領域研究較為系統、專業的專著。

該書在簡要介紹我國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基礎概念的基礎上,結合設經濟統計資料、實踐問卷調查資料以及相關研究文獻,從宏觀、微觀兩個層面入手,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基于主成分賦權的綜合評價方法,切實探討了我國農村養老服務需求基本現狀、影響農村養老服務質量和水平的因素等核心問題。該書匯集作者多年從事我國農村養老服務問題調研成果和經驗,以及國內相關研究成果,對于我國養老服務體系模式創新及服務優化發展都有著一定參考價值。首先,該書針對性地評價、分析了2000年以來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養老服務的社會供給狀況,并指出各地區、各類型養老服務社會供給的差距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其次,作者參考國外發達國家養老服務社會供給實踐經驗和國內農村養老服務實際,切實探討各養老服務主體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中需要承擔的“角色”使命和積極效用;再次,嘗試構建具有普惠、多元、多層次等優勢的新型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框架,并細致闡釋該框架結構和內在作用機制,該體系框架以政府部門為主導、以農村家庭為基礎、以社區為平臺依托、以醫療護理機構等非營利組織及企業為補充;最后,針對該體系框架和我國農村養老護理服務體系建設實際,給出一系列針對性應對策略和積極建議,例如依托互聯網技術開展農村養老護理服務體系建設信息化、智能化革新??傮w來說,該書提出關于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框架的構想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相關領域研究的空缺,特別是作者提出的農村養老護理服務相關對策及措施,對于國內相關領域研究系統性、實踐性和科學性提升意義重大。該書可作為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國內養老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參考閱讀的專業書籍。農村養老護理服務需求問題不僅是農村地區發展的重大民生問題,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亟需妥善解決的時代“陣痛”,需要政府部門、醫療護理機構及企業、社會各界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目前蘇北地區農村養老護理服務社會供給實踐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老齡化人口日益增多,養老護理服務需求缺口大

相較于農村青壯勞動力,農村老年人因老返貧、因病致貧的風險要高得多。在蘇北城鄉一體化建設中,農村壯勞力逐漸向城市遷移,農村高齡老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的人口占比持續增大,農村以土地為養老保障的傳統養老方式也漸漸難以為繼。同時由于傳統養老觀念的影響,農村子女很少會將老人送至養老院或者養老醫療護理機構,因而農村許多失能、半失能老人得不到正規、及時的醫療護理服務。并且隨著老齡化、高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增多,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蘇北地區農村養老服務的需求進一步加大。

二、醫養結合等新興養老模式起步晚,專業化服務水平不高

相較于國外發達國家養老護理建設,蘇北地區農村養老護理新興模式起步較晚,且創新探索資源不足,發展十分緩慢,因而不僅難以滿足農村養老護理服務的巨大缺口,而且服務專業化、科學化、現代化水平不高,服務結構也較為單一,農村老人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系統、全面的護理服務,直接影響到農村養老人口的生活幸福感、體質健康甚至壽命。

三、農村養老護理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點擊查看全文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高潮黄又色高清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男人j捅进女人p| 女人与大拘交口述| 北条麻妃毛片在线视频| 三男三女换着曰|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 红楼遗梦成人h文完整版| 成年人网站免费视频| 四虎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中国老太大bbw|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好男人好资源影视在线| 你懂的国产精品|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五月天色婷婷综合|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软件|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动漫美女被羞羞动漫小舞| my1136蜜芽入口永不失联版| 男人添女人p免费视频动态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亚洲成人app| 黄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第一页|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按摩|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 青柠直播视频在线观看网| 无遮挡动漫画在线观看| 全黄a免费一级毛片人人爱| aaa一级毛片| 欧美乱大交xxxx|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道本免费视频| 欧美电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