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新生兒基礎護理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兒監護中實施輕音樂聯合撫觸的效果,及對患兒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省立醫院)南區新生兒監護病房收治的早產兒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監護,觀察組患兒在常規監護的基礎上實施輕音樂聯合撫觸,比較2組患兒血氧飽和度、心率和睡眠時間。結果:觀察組患兒的血氧飽和度和睡眠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心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輕音樂聯合撫觸可有效提高新生兒監護病房患兒的睡眠質量,對于改善患兒的身心健康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新生兒;撫觸;輕音樂;睡眠
新生兒監護病房收治的患兒多為早產兒,早產兒由于在母親體內發育時間不足,導致各項生理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生存能力較弱,出生后需要加強臨床監護。早產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尤其在陌生的環境中,極易出現恐懼感,從而造成早產兒常出現哭鬧不安,嚴重影響患兒的睡眠質量。研究發現[1],新生兒充足的睡眠對于體質量增加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早產兒的睡眠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舒緩的音樂和溫柔的撫觸對于提高新生兒的睡眠質量具有積極作用?;诖耍以翰捎幂p音樂聯合撫觸進行新生兒監護病房早產兒的護理,旨在研究上述方法對早產兒睡眠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省立醫院)南區新生兒監護病房收治的早產兒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監護,觀察組患兒在常規監護的基礎上實施輕音樂聯合撫觸。觀察組中男27例,女23例,日齡5~8d,平均日齡(6.29±1.24)d,胎齡30~36周,平均胎齡(33.85±2.08)周,出生體質量1488~2062g,平均體質量(1638.39±274.27)g,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日齡5~9d,平均日齡(6.33±1.29)d,胎齡30~36周,平均胎齡(33.62±2.15)周,出生體質量1396~2138g,平均體質量(1704.44±261.33)g,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第一篇:新生兒應用優質護理效果及價值
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兒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管理的效果及價值;方法:通過隨機原則將80例新生兒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則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同時,加強優質護理;結果:實驗組新生兒的家長信任度、知識宣教以及母親參與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新生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新生兒護理工作中,應用優質護理管理能新生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新生兒;優質護理管理;效果;價值
0引言
在臨床產科的護理工作中,新生兒護理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常規護理管理的護理措施簡單,容易引起新生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的不滿,甚至可能導致護理糾紛事件[1]。我院在新生兒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管理,效果顯著,現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兒;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3±0.5)周;順產34例,剖宮產46例。通過隨機原則將80例新生兒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40例,在基本資料方面兩組新生兒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摘要】目的探討延續護理對糖尿病母親新生兒出院后皮膚情況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就診于新生兒科的糖尿病母親新生兒11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2組新生兒出院時均對其母親進行常規的出院指導。觀察組出院后的第7天、14天、21天、28天由科室的健康教育護士電話指導糖尿病母親對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工作,并于每日利用微信群平臺與其分享新生兒的日常護理。比較2組新生兒出院后1個月皮膚情況、家屬滿意度、因皮膚問題就診情況。結果觀察組新生兒皮膚出現尿布疹、濕疹、脂溢性皮炎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新生兒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新生兒因皮膚問題就診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院外延續護理模式可減少糖尿病母親新生兒出院后皮膚出現問題的發生率,提高新生兒家屬的滿意度,降低因皮膚問題的就診率,減少家庭支出。
【關鍵詞】嬰兒,糖尿病母親;延續護理;健康教育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就診于我院新生兒科的糖尿病母親新生兒110例,納入標準:(1)糖尿病母親新生兒出院時均無皮膚問題;(2)母親為糖尿病母親新生兒主要照顧者,語言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正常;(3)家屬自愿參加研究,并簽定知情同意書。患兒出院時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比、出生體重、母親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經濟狀況、家庭形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新生兒母親均接受出院時常規健康指導[4],即由健康教育護士根據本科室制定的出院指導當面宣教并發放資料,內容包括環境要求、新生兒的喂養及護理要點、糖尿病母親新生兒皮膚常見護理問題及處理技巧等。并告知出院后1個月到科室進行體檢。1.2.2觀察組:①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在新生兒出院后的第7、14、21、28天由科室健康教育護士打電話給新生兒母親了解新生兒的日常護理情況,告知新生兒母親新生兒保暖的方法,每日測量體溫3次,使體溫維持在腋溫36~37℃為宜;告知新生兒母親正確的沐浴方式及正確的皮膚護理方法;解答在家庭護理中提出的保暖、沐浴、皮膚護理時的各種疑問,針對不同情況給予個性化的護理指導。②出院時與新生兒母親建立微信群,每日利用微信群平臺與其分享新生兒的日常護理,促進醫護人員和新生兒家屬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解答問題;也鼓勵家屬之間進行經驗分享,促進互助交流,增進社會支持。
摘要:目的觀察環節管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出生的新生兒10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54例/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環節管理干預。比較兩組新生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兩組新生兒紅臀、液體滲漏、留置針脫出發生率;比較兩組護理質量。結果觀察組新生兒家屬對護理技術、健康教育、護理態度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紅臀、液體滲漏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將環節管理應用于新生兒護理中,能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護理缺陷發生率,改善護理質量。
關鍵詞:環節管理;新生兒護理;觀察;護理質量
新生兒是醫院護理中最為特殊的護理對象,因其年齡較小,各器官發育不全,抵抗力較差,且無交流溝通能力,導致護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有研究指出,新生兒護理中給予環節管理干預,能減少護理中危險因素的發生[1]。在進行環節管理時,要求護理人員自覺主動遵守相關護理規則,規范新生兒病房管理,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護理危險因素發生率。本研究將環節管理應用于新生兒護理中,旨在探究該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1.1.1新生兒臨床資料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出生的108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54例,男30例,女24例;自然分娩34例,剖宮產20例;胎齡37~42周,平均胎齡(39.58±0.93)周;日齡1~6d,平均(2.86±1.05)d。觀察組54例,男30例,女24例;自然分娩34例,剖宮產20例;胎齡37~42周,平均(39.46±0.97)周;日齡0~6d,平均(2.91±1.03)d。兩組新生兒上述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1.2陪護家屬臨床資料對照組54例,男19例,女35例;年齡22~50歲,平均(31.86±7.51)歲;高中及以下學歷14例,中專、大專21例,本科及以上19例。觀察組54例,男17例,女37例;年齡20~52歲,平均(32.63±7.94)歲;高中及以下學歷16例,中專、大專20例,本科及以上18例。兩組新生兒家屬上述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研究通過。
1護理帶教
1.1選擇高年資優秀的帶教老師進行帶教
應選擇品德、業務、優秀的人員。既要熟悉掌握新生兒臨床護理經驗和一般護理技能,還應熟練掌握各種搶救技術操作和急救護理,熟悉臨床監護指標,綜合觀察病情變化,不機械執行醫囑,有超前的搶救意識。同時要求帶教老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
1.2帶教中的分層管理
在對NICU新上崗護士的培訓與管理中,應注意分層管理的應用。新上崗護士因為學歷、動手能力、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突發情況的應急能力等多個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所以這就要求在帶教中進行分層管理。如對學歷高、動手能力強的護士應該根據情況縮短培訓時間,并提高其培訓目標和要求,而對學歷低或動手能力弱的護士應該針對其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2綜合培訓
對NICU新上崗護士進行集中教育培訓、專題講座、現場示范、模擬操作、教學查房相結合的綜合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