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醫院人文建設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公立醫院人文關懷制度建設,使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提高群眾就醫和醫務人員行醫感受的要求真正落地,筆者以所在醫院(皖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為例,從文化、制度、行為三個層面探索構建人文關懷制度,運用Delphi(德爾菲)法進行人文關懷評價指標體系的篩選修正,在實踐中得到了廣大醫護員工的認可,激發了員工的潛能,提升了醫院的醫療服務品質,并且在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中發揮效益,為公立醫院人文關懷制度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醫改;公立醫院;人文關懷;制度建設
1啟動醫院人文關懷制度建設的時代背景
2016年8月,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首次將“健康”與衛生工作并列,這意味著國家已開始認識到“健康”之于發展、之于改革的重要性,要求將“健康”納入整個深化醫改的框架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世衛組織在1990年做了如下詮釋:“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這種新的健康觀念使醫學模式從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2]。醫院不僅需要關注患者的生理健康,更應涵蓋心理、社會適應功能和道德等方面的內容。醫院人文關懷的提法恰好順應了新時期黨和政府對于健康與衛生工作的理解和要求,能夠且應當在建設“健康中國”的道路上發揮作用。安徽省作為全國首批綜合醫改試點省,在出臺的《安徽省2016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重點工作任務》中將“大力改善醫療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改善就醫感受,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作為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醫改深水區的棘手命題已從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微觀問題轉向“預防為主、全民健康促進”的“健康醫學”訴求[3],亟需重構醫患關系文化,通過利益共同體到情感道德共同體,最終抵達價值共同體。這就需要充分發揮醫院人文關懷在其中的主導作用。當代中國所說的人文關懷,強調的是對人的主體地位的肯定和尊重,對符合人的合理需求、生存狀態、生活條件的關注和保障[4]。醫院人文關懷體現在醫療服務的各個細節,在醫院為患者提供必需的技術服務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心理、情感和文化服務,對患者的人格尊嚴予以關注和關心,表達對患者的關愛,全面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和精神慰藉。早在2014年,原國家衛計委在關于深入持久開展全國醫療衛生系統“三好一滿意”活動的通知中就提出,“醫療機構要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改善患者感受”。然而在實際落實的過程中,“人文關懷”一詞始終浮于表面。當前全省乃至全國醫院人文關懷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大多也僅停留在倡議、引導、學習的層面,能否實現預期的目標完全依賴于醫護人員素質、道德、涵養、認識的高低,對于建設效果的考評、操作實踐的規范等體制機制性的建設著墨不足。作為省屬公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和高校直屬附屬醫院———皖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皖醫二附院”),自建院以來,始終在人民群眾中保持著良好的口碑,根據2014—2017年省衛生計生委的數據統計,醫院在全省省屬醫療機構群眾滿意度調查中穩居前列,群眾總體滿意度達94.79%。2017年,我院作為全省人文關懷制度建設試點單位,從醫學人文關懷的角度,針對當前醫患關系存在不和諧因素等焦點問題,從文化、制度、行為層面探索構建醫院人文關懷制度及相應的評價體系,并將探索成果積極應用于臨床實踐,讓所有員工在思想和行動上接受人文關懷制度的約束和檢驗,進而實現和諧醫患關系的目標。
2開展人文關懷制度建設的具體做法
皖醫二附院人文關懷制度建設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關于衛生與健康新理念新思想新論斷,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大舉措,也是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要求,縱深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全省公立醫院改革五項核心制度,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彰顯公立醫院公益性和示范性,提高群眾就醫和醫務人員行醫感受的突出亮點。醫院按照省衛生計生委的統一部署,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核心理念,堅持“尊重和保護患者合法權益”和“問題導向”二項原則,確立“患者滿意”、“員工滿意”、“社會滿意”三大目標,從文化、制度、行為三個層面,從醫患溝通、診療服務、患者安全、服務流程、環境設施、制度保障和人文素養七個維度,探索建立人文關懷制度體系。
2.1從文化層面積極培育和踐行醫學人文精神
【摘要】醫院管理工作應該逐步顯示出醫療的人文關懷,因為人文關懷是對人的價值和生命的尊重,是新時期醫院管理的發展趨勢。醫學的人文精神在本質上就決定醫療服務必須要關心人的價值和發展。因此作為醫療工作者,我們必須要充分的重視醫院管理工作中的人文關懷,把醫院管理和醫院文化建設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在醫院的管理中進行文化和教育理念的滲透,把人文關懷融入醫院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關鍵詞】醫院管理工作;人文關懷;轉變意識
1、把人文關懷融入醫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1.1符合新時期發展的需要
當今世界,單純依靠“利益”連接起來的經濟活動已經不是時代的主流,在經濟活動中,人越來越受到重視,換句話說,經濟活動已經逐漸進入了“情感化”經營時期,“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因此重視人文關懷,把人文關懷融入醫院管理工作之中是符合新時期醫院管理工作發展需要的。人文關懷是醫院文化內涵的載體,是醫院與患者、醫院與員工、員工與患者之間情感的橋梁。尊重人性,讓人文精神引導著醫院的管理行為,讓醫院管理中處處體現人文關懷也可以讓醫院更有競爭力。讓患者在接受高水平的醫療技術治療的同時,讓其得到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與現代醫學模式的需求相符,也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突出體現。
1.2體現醫院的宗旨,促進醫院發展
現代醫院就是要與民眾利益相關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醫院管理中,鼓勵和倡導醫療的人文關懷,可以為人民帶來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正是醫院的宗旨的最好體現。另一方面,醫院要想長期的發展,走在時代的前列就必須要重視人文關懷。把人文關懷融入到醫院的管理之中,是避免醫鬧事件的重要手段。當一個醫院真正的重視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把患者的需要放在了第一位,筆者相信當患者感受到了醫院的關懷,他們會更加理解和相信醫院。這樣一來,醫患矛盾將被大大的減輕,醫院和患者的關系將得到改善,融洽的醫院環境將指日可待。事實上,醫院不能只關注于技術實力的提升、高新技術設備的引入,而是把技術實力和人文關懷這兩只拉動醫院發展和騰飛的翅膀都給予高度的重視,那么,醫療人文關懷也可以促進醫院的不斷發展。
摘要:目的分析醫院文化在醫學生人文素養培養中的作用。方法選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實習的48名醫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抽簽法進行分組,將醫學生分為實驗組(n=24)和參照組(n=24)。參照組醫學生進行單純的實習工作,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進行醫院文化培訓和學習,對比兩組醫學生實習結束后人文素養優良率。結果實驗組醫學生實習結束后的人文素養優良率95.83%高于參照組的70.83%,差異較大(P<0.05)。結論對醫學生進行醫院文化的培訓和學習有助于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養,能夠提高醫學生的職業能力和醫療服務水平,為醫院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醫學人才,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醫院文化;醫學生;人文素養培養
引言
人文素質是指由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個人的內在品質,表現為一個人的人格、氣質、修養。在當今“以人為本”的創新醫療服務文化的社會中,人文素質已經成為現代醫務人員必須具備的核心素質[1]。實習醫學生作為未來臨床醫療活動的主心骨、有生力量,其人文素質培養尤為重要。人文素質培養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它不是僅僅教給學生一些人文知識,而是促進醫學生將人文精神內化[2]。醫院文化在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素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醫院文化包含了對病人的服務態度、價值取向等,對實習醫學生的人文觀念和價值取向具有重大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實習的48名醫學生納入研究,根據抽簽法進行分組,將醫學生分為實驗組(n=24)和參照組(n=24)。參照組醫學生進行單純的實習工作,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進行醫院文化培訓和學習。參照組中女15例,男9例;年齡23~26歲,平均(24.1±0.6)歲;其中臨床醫學10例、護理8例、輔助科室6例。實驗組中女16例,男8例;年齡23~25歲,平均(24.2±0.4)歲;其中臨床醫學9例、護理10例、輔助科室5例。所有研究對象均來自本科院校,基本信息對比無顯著差別(P>0.05),存在可比性。
摘要:青年醫務人員人文素養的培育是當代醫院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作者結合日常工作實踐對青年醫務人員人文素養培育方式進行探討,力求載體形式貼近青年醫務人員特點和工作實際,以期在一次次思想的浸潤、文化的熏陶和理念的碰撞中,實現青年醫務人員人文素養的逐步提升。
關鍵詞:青年醫務人員;人文素養;培育方式
人文素養是指做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和精神風貌,其更多強調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在醫療服務中更多體現為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對病人的關懷[1]。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遷,在糖水中成長起來的青年醫務人員逐漸走上了工作崗位。成長歷程中相對優厚的物質環境、龐雜的信息沖擊和市場經濟追求效率、效益的時代熏陶,使他們成為了既充滿活力、思維活躍、價值觀多元、易接受新事物的一代,同時也存在著自我意識強、追求個性,以及受挫折力、溝通意識和溝通能力都略顯不足的特點,與當今患者的多元化就醫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對青年醫務人員人文素養的培育成為醫院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1青年醫務人員人文素養提升的現實需求
青年醫務人員良好的人文素養是同道相處、上下級協調相處的基礎,更是服務患者,提升醫院社會形象的重要內涵。
1.1良好的人文素養契合患者的心理需求
患者的心理一般主要表現為煩躁、焦慮、困惑、無助,甚至憂慮、抑郁,在就醫過程中除了需要獲得科學治療,更需要來自醫務人員的安慰、鼓勵和關懷。醫務人員充滿人文的眼神、語氣語調和肢體語言所傳遞的正能量,是藥物遠不能及。反之,醫務人員的冷漠、生硬、言語刺激、疏忽大意和粗枝大葉,會導致病患在心理上雪上加霜,不利于疾病的治療,而且不滿情緒的累積容易激化醫患矛盾,一旦在治療上稍有差錯就易產生負面放大效應。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以人為本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醫院建筑設計中融入人文關懷的理念,既是對患者的尊重,也能充分滿足患者就診需求,有助于提高醫院整體工作效率,改善醫患關系。基于此,本文從整體布局設計、功能模塊設計及細節設計等方面介紹了在醫院建筑設計中體現人文關懷的具體做法,以期為醫院項目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醫院建筑設計;人文關懷;設計策略
前言
醫院建筑與其他公共建筑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是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特殊公共場所,所以在建筑設計上要更加體現出人文關懷的理念,在整體結構、外部環境及功能模塊的設計上,要更具有包容性,從而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診療環境。
1整體布局設計
整體布局在醫院的項目設計中非常重要,該環節的設計優劣將對投入使用的醫院環境產生直接影響。在醫院建筑的整體布局設計上,要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結合醫院各功能板塊的側重點,合理安排各板塊的位置,使布局更加科學、合理。①要充分考慮醫院各功能板塊的功能,對其進行合理整合,并融入人文關懷的理念。同時,在設計中還要優化設施配置,并結合醫院周邊環境,對建筑空間進行合理整合。總的來說,對醫院建筑進行整體布局設計的根本目的就是為病人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環境,而醫院作為公共場所,人流量與交通壓力都很大,可以從整體設計著手,在醫院停車場及醫院周圍設計綠化走廊,這樣既可以實現交通轉移,同時也能為患者營造自然的環境,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并有利于引導人員流動。②要根據醫院的工作流程,對各功能板塊與部門進行科學的區域劃分和設計整合,從而為醫護人員與患者溝通營造良好的環境,促進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③在進行整體布局設計時,還要充分考慮各類患者的轉移需求,減少各類疾病之間的交叉感染概率。④在設計時要有全局觀念,把醫院當作一個有機整體,各功能板塊的布局要合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物力、環境及設備等資源,避免資源浪費。⑤醫院建筑的整體布局設計還要根據當地氣候及環境特征,采用最佳通風及照明方式,根據醫院建筑與外部環境,使醫院內外部都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2功能模塊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