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園藝研究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園藝療法是指引導人們參加各類園藝活動,來緩解身心壓力的治療方法,隨著都市生活節奏加快,人們面臨的壓力日益增加,抑郁、暴躁、社交恐懼等癥狀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通過園藝療法能夠幫助人們釋放壓力,樹立積極樂觀的情緒。首先論述了園藝療法的概念和作用,其次對體現園藝療法原則的療愈景觀設計提出相應建議,發揮園藝景觀調節參觀者內分泌系統,幫助參觀者釋放多巴胺并保持身心舒暢的功能。
關鍵詞:園藝療法;作用;療愈景觀;設計建議
1園藝療法的概念
園藝療法是一種利用園藝景觀和園藝活動來實現治療保健作用的治療方法,17世紀,已有學者在其著作中指出園藝對人們身心健康具有積極作用,20世紀初,英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開始有意識地將園藝療法引入醫學治療領域,對青少年、精神障礙患者、重癥康復患者的治療作出重大貢獻。園藝療法并非直接的醫療器械治療,而是借助各類園藝材料營造園藝景觀,一方面使參觀者在自然景觀中放松精神以培養正向情緒,一方面引導參觀者參與園藝活動而復健心靈,最終完成療愈目標。作為輔助性治療方法,園藝療法通過改變參觀者心理情緒使其產生積極的自我暗示,從而協助參觀者盡快康復。
2園藝療法的主要作用
最初的園藝療法在手段和應用范圍層面尚有所局限,經過數10年發展,園藝療法形成了豐富多元的開展形式,延伸出芳香療法、植物療法、藥草療法、花療法等具體療愈方式。園藝療法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參觀者感受自然、抒發壓力,最終增強身體機能和社交能力。不同的植物擁有不同的形狀、色彩、質感,當參觀者接近植物時能夠體會到大自然的生機,體驗到植物花開花落帶來的生命哲思并逐漸樹立自信心。薔薇、檸檬、鈴蘭等植物產生的揮發性物質能夠有效殺菌,同時其散發的香味對結核桿菌、肺炎球菌等真菌具有抑制作用;銀杏含有的雙黃酮等成分能夠化濕止泄,緩解接觸者胸悶氣短、心悸咳嗽等癥狀;松柏類植物則能揮發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物質,上述植物既能讓人親近自然,也能切實改善人體內分泌系統以促進康復進程。參觀者在自然環境中感受水聲、風聲、雨聲,感官愉悅后促進體內分泌多巴胺,抑制消極情緒而激發正向情感。除了感受自然,參觀者還可以參加栽種、澆水施肥、花藝等園藝活動,豐富的勞動成果幫助參與者認識自我價值,同時為其提供抒發痛苦和交流情感的機會,有助于人們調整心態,恢復身體機能且提升社交能力。
3體現園藝療法理念的療愈景觀設計建議
摘要:在我國時代不斷發展的當下,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也在不斷創新與發展。針對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關系,以及新時期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進行詳細分析,其目的是探討新時期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園藝技術;園林景觀設計
園林景觀設計不僅彰顯了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文化發展程度,而且體現了地區的環保與綠化程度。本文將針對新時期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進行詳細的解析。
1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關系
只有先進的園藝技術才能促進園林景觀的高效運用與發展。在開展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往往涉及到很多喬木、灌木等植被的運用[1]。要想發揮多種植物的最佳設計效果,離不開園藝技術中的養護、澆水、修建、施肥等多項內容。所以,園藝技術是促進園林景觀設計實現最佳效果的基礎,也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園藝技術是推動我國園林景觀設計的核心,園林景觀設計的靈感在現實中的體現,也與園林藝術設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于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容易受到植被的影響,通過園藝技術能夠有效地針對植被的質量進行改善、增強植被的彰顯力,打破“不可能”,切實為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增添強大的推動力。
2新時期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
2.1時代性
摘要:在城市規劃工作中,園林景觀設計是最為關鍵的建設環節之一。而在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園藝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依托要素,其優質適用與否直接關系到園林景觀設計的質量優劣,進而影響城市規劃建設質量。基于此,為了進一步提升園林景觀設計的質量,就新時期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城市規劃;園林;景觀設計;園藝技術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政府部門已經極為重視城市規劃的發展情況。與此同時,我國中央政府部門出臺了多項關于推進城市規劃發展的指導性文件以及政策,其最終目的就在于有效提升城市空間結構的科學合理性。隨著我國園林景觀設計技術研究人員對新時期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研究的不斷深入,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調查研究發現,在實際進行園林景觀設計工作期間必須要有效地搜集到地理區位信息以及工程技術要求信息,科學合理的土地布局、植物地形以及種植的具體變化信息,同時還要保證設計的審美價值貼近社會群眾的生活并具有實用性[1]。現階段,人們將園藝技術分為兩大類,園藝園林和園林裝飾。不論是何種技術都有其獨有的特點以及適用范圍,但是都需要遵循審美藝術的原則。
1新時期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關聯性分析
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有著較強的關聯性,諸多相關技術研究學者長時間的深入研究發現,在現階段園藝技術應用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主要的工作內容有修剪植被、移植植被以及對植被進行定期的養護處理。而園林景觀設計屬于一種園林的工程建設項目,例如,對于建筑物以及植被的分布設計、對于人文區域的設計。在該項設計工作中,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做好的一項工作就是要突顯出設計的美感以及文化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有效地結合園藝技術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新時期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關聯性主要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2]。
1.1園藝技術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基礎
相關管理人員在實際開展園林工程設計工作期間,會涉及到對喬木、灌木的分布設計。為了保證這些植被能夠正常生長,具有一定的設計美觀性,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就必須細致地搜集現場信息,然后結合這些信息進行具體的植被分布設計。同時,還要制定出定期的植被養護方案,并嚴格依照方案進行具體的建設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相關園藝工作人員在實際開展園林景觀設計活動期間,必須要依托園藝技術進行各項設計工作,將園藝技術當作基礎,從而保證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能夠得到同步發展。
1園藝療法相關概念以及研究現狀
1.1園藝療法
自然不僅是審美的對象,同樣也具有治療的價值[1]。園藝療法(HorticulturalTherapy)是通過實際接觸自然環境景觀,利用植物景觀、園藝活動來緩解心理壓力與康復精神障礙的治療方法。人生而熱衷自然,對大自然有著一定程度的依賴天性。早在17世紀末,園藝療法就已經開始了最初的研究與應用。園藝療法摒棄了傳統的醫療設備與人力治療,將治療方式著眼于自然景觀,借助植物栽培、景觀護理等園藝活動,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是集藝術、醫學與心理學為一體的治療方式。經過不斷的實踐證明,園藝療法的可行性逐漸被認可,并隨之開始廣泛地應用于療愈機構、精神病院、老人和兒童活動社區等等。園藝療法起源于醫院等場所的應用,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對園藝療法的功能挖掘,園藝療法在人類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方面的康復治療中呈現出了不容忽視的功效和作用。尤其針對長期處于快節奏、高壓力生活狀態的城市居民來說,自然景觀環境便成為其不可多得的休憩場所,可為這類人群帶來放松身心的機會,從而獲得良好的身心康復效果。
1.2發展歷程
早在17世紀末,園藝療法被明確提出,隨后各個機構學者開始園藝療法的早期研究。在不斷的研究與發展過程中,由于起步時間相對較早,美國在園藝療法領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園藝療法起初應用于治療心理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園藝療法相對于傳統的治療方法,副作用幾乎為零。二戰時期開始,園藝療法的應用領域逐漸擴展到殘障人士,同時被大量運用于醫院的各項康復治療中。20世紀中期,園藝療法不局限于醫院的應用,以及治療心理疾病,開始了更為廣泛的實踐與探索。近年來,園藝療法成為一種有效的治療工具和新興的景觀設計理念,在社區環境、工作環境等相關公共場所逐漸推廣應用,園藝療法這一學科研究趨向于成熟。
2園藝療法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及應用
我國園藝療法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園藝療法才初步引起醫學領域相關研究者的注意,開始了園藝療法在醫學領域的探索和研究,但整體而言,園藝療法在我國僅屬于早期發展的階段,尚未完全普及,研究范圍相對較為狹窄。但21世紀以來,隨著大眾報紙刊物不斷面向社會科普園藝療法這一未知的領域,開始不斷地有學者注意到園藝療法,并從醫學、心理學等領域逐漸擴展到社會學、景觀設計學多種學科,使得更多學者投身于園藝療法的科學研究中去,挖掘園藝療法的潛在價值。隨著研究的深入,大量的景觀建設研究人員注意到園藝療法這一學科,開始思考如何將園藝療法融入到景觀園林設計中去,進一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并認為,園林設計體現園藝療法將是21世紀園林建設的根本趨勢[2]。在我國,園藝療法的研究分為2個主導方向:一方面是將園藝療法應用于醫學中,對各種身心疾病的康復治療;二是將園藝療法應用于城市規劃設計及景觀綠化中,力求打造滿足城市居民各種需求,更加具有治療意義的城市綠地。
摘要:園藝專業導論是通識類專業基礎課程。本文介紹了課程開設意義、教學改革內容、研究性學習及非標準化考試探索,總結了課程改革效果,分析了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展望,以期提升學生對園藝專業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取得較好效果。
關鍵詞:園藝專業導論;課程改革;意義;效果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于2004年由原婁底師范高等專業學校升為本科,2011年獲得“服務國家特殊需求”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資格,2012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7年成為湖南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18年成為湖南省“雙一流”高水平應用特色學院。園藝專業為2017年新建本科專業,園藝專業導論課程是新生入學后開設的一門綜合性強的專業引導類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的開設對于引導學生了解專業、明確專業學習目的和目標、提升專業興趣具有重要作用。
1園藝專業導論課程開設意義
園藝專業培養目標為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較寬厚的園藝基礎理論知識和較完整的現代生物科學知識體系,系統掌握園藝專業基本技能,了解學科前沿,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能在園藝及相關領域從事現代園藝生產、園林綠化、技術開發、產業服務、經營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園藝專業學生在大一入學期間,對專業了解程度不深,對就業前景迷茫。園藝專業一年級學生通過入學教育及軍訓后馬上進入課程學習,根據培養方案,第1學期植物生產大類專業的課程相同。園藝專業導論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安排在第1學期開設,對學生更好地了解園藝專業、提高興趣和自信力具有重要的引航意義[1]。課程內容、信息量豐富程度、覆蓋面及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將直接影響學生大學階段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的職業規劃[2]。
2課程教學內容改革
課程介紹園藝學專業定位、專業培養方案(學分學時、實踐環節、能力目標、專業內容、課程設置、學習方法和學習基本要求)、國內園藝研究發展進展、園藝生物技術及園藝創新創業等,使園藝專業學生對專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有一定認識,了解畢業后的就業前景和工作領域,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激發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規劃好大學階段學習生活,初步擬定學業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學院的優勢和特色資源、園藝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及科研平臺進行介紹及現場了解。如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社團、本科生開放實驗室、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校企共建植物組培實驗室、教師教學科研團隊、植物生產與加工社會服務團隊等。通過適當融入課程思政內容,分享園藝學科知名育種家及創業者的案例,引導學生樹立鉆研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發展。另外,介紹各二級學科的發展歷史、學科專業狀況、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各課程之間的聯系、專業活動和專業資源、專業領域狀況及本專業畢業生的工作領域等。授課期間,重點講授本院園藝專業的辦學歷史、園藝專業本科生大學學習內容和職業生涯規劃等。具體教學內容及課時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