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醫學院學報》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現已躋身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學報發行量的前列。近年來,憑著新世紀奮進的氣勢,大膽革新辦刊理念,全國改版,調整欄目,獲得業界及廣大讀者、作者的肯定。
《江西中醫學院學報》名家論叢、百家爭鳴、中醫文化研究、道教醫學研究、醫史文獻研究、中藥現代化、中藥資源、新生代論壇。
地址:南昌市陽明路56號,郵編:330006。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歷代中醫醫籍中有關黃褐斑的資料綜述
簡論清代五位著名醫家在《內經》訓詁方面的成就
獨推天柱骨穴治療小兒外感發熱60例
甘草胃漂浮型控釋片的藥劑學初步研究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胃康顆粒中橙皮苷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地稔藥材中沒食子酸含量
脊骨非圓骨:《黃帝內經》關鍵之誤
脂肪肝中醫病脈證治思考
中醫體質學說在高血壓一級預防中的理論探討
從陰陽失衡觀論治多囊卵巢綜合征
論民國中醫藥文獻的史料價值——以《醫界之警鐸》為分析個案
黃褐斑辨證論治的中醫古藉研究
《諸病源候論》積聚候導引法探析
年齡段與中醫體質相關性研究及發病
《江西中醫藥》征訂啟事
中醫體質與中藥干預效果分析
323名大學生兼夾體質的調查研究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中央級科研院所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2003DIATJ031-12) | 13 |
江西省衛生廳中醫藥科研基金(2010A032) | 7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6CB504702) | 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660230) | 6 |
江西省衛生廳中醫藥科研基金(2013Z002) | 6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9ZX09308-002) | 5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I12B04-2) | 5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7BAI10B03)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42121) | 5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I08B02-02) | 4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45 |
江西省衛生廳中醫藥科研基金 | 75 |
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 | 43 |
江西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 | 40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37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36 |
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 | 25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19 |
中央級科研院所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 | 14 |
江西省教育廳資助項目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