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評論》創刊于2015年,發行周期:半年刊,大學通識教育聯盟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份致力于探索與詮釋全球高等教育精髓的權威出版物,其宗旨深遠而明確:引領讀者深入理解世界級高校在“育人之道”上的獨特智慧與實踐精髓。這份雜志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思想碰撞與靈感激發的平臺,它通過強強聯合的方式,匯聚了國內外頂尖教育機構的智慧結晶,共同打造出一系列既經典又富有前瞻性的教育內容。
雜志積極與哈佛、牛津、斯坦福等世界知名學府建立合作關系,邀請它們的資深教授、教育專家以及管理者撰寫文章,分享他們在通識教育領域的深刻見解與成功案例。這些文章不僅回顧了歷史上那些塑造了現代教育面貌的經典理論與實踐,更著眼于當下,探討如何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保持教育的本質與創新活力,為讀者提供了一扇窺視全球教育發展趨勢的窗口。
“領軍學者守正創新”是雜志的另一大特色。在這里,每一位參與撰稿的學者都是其研究領域的領航者,他們不僅堅守教育的核心價值與原則,更勇于突破傳統框架,提出新穎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通過這些學者的筆觸,讀者可以感受到教育創新的力量,了解到如何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融合現代科技、跨文化交流等元素,培養出具備全球競爭力、創新能力及人文關懷的未來領袖。
人工智能時代的通識教育、通識新視野、大學傳統與通識教育、書評、會議綜述
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36號,郵編:100710。
1、注釋是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如①、②),并按順序列于當頁地腳。
2、引文標示應全文統一,采用方括號上標的形式置于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于半角方括號中,如:“……模式[3]”。
3、所有投稿在形式上應當符合國家著作權規定、公認學術規范和本刊注釋體例(是否符合本刊注釋體例不影響稿件最終采用,但將影響稿件審讀的優先性)。
4、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本刊所有論文均需有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應是濃縮論文的獨立短文,反映主要論點、創造性內容,300字左右。
5、標題序號按照“一”、“(一)”、“1”、“第一”或“首先”順序排列,一般不用“①”號。根據文章具體內容,序號可適當減少,但不可反順序使用。
6、作者通信地址放在全文的后面內容依次為:郵編、城市名、單位地址、電子郵箱地址、聯系電話。請務必填寫有效地址、電子郵箱和電話,以確保編輯部與您的及時聯絡。
7、圖號和圖題在圖下標注,與下面正文文字空一行;表號和表題于表上標注,與上面正文文字空一行,表格采用三線表繪制。由于印刷要求,圖表一律采用黑白顏色。
8、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文章時所參考的已公開發表的文獻書目,在文章內無需加注上腳標.一律按照尾注的方式標注在文稿的正文之后,并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3],…。
9、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10、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