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08.00/年
《中小學科學教育》創刊于2024年,發行周期:雙月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教育領域的一份重要學術期刊,專注于中小學科學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索,致力于為教育研究者、一線教師及學者搭建一個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廣闊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各界人士能夠深入探討科學教育的核心價值、教學方法的創新、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路徑等關鍵問題,共同推動科學教育理論的發展與實踐的創新。
雜志的核心價值在于其內容的豐富性與深度。它涵蓋了科學教育的多個方面,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前沿動態,到具體教學案例的深度剖析;從科學概念的清晰界定,到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設計;從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策略,到科學素養評價的多元化方法,無不體現出雜志對科學教育全面而深入的關注。每一篇文章都凝聚著作者們的智慧與心血,是他們在科學教育領域長期實踐與研究的結晶。
尤為重要的是,雜志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它不僅發表理論研究成果,探討科學教育的理念、目標、內容與方法,更注重將理論轉化為實踐,介紹那些在實際教學中取得顯著成效的教學案例與經驗分享。這些案例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學策略,也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實證材料,促進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良性互動。
政策解讀、科學課程與教材、科學教學、跨學科探索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7號院1號樓,郵編:100081。
1、題目應簡潔明了,準確凝練,使用黑體、二號字,一般不超過20字,非必要不加副標題。
2、作者姓名使用楷體、三號字,在題目下按序排列。提倡獨作,若需多人合作,則署名作者原則上不超過2人。稿件一經審用,作者人數、順序原則上不作調整。
3、摘要需客觀、簡潔地摘錄、呈現文章的主要觀點,字數控制在250字左右,使用楷體、小四號字。不得出現“本文”“文章”“本研究”“作者”“筆者”等字樣,不對研究內容作評述。
4、關鍵詞應準確并充分揭示稿件主題內容,一般為3~5個,其間用“;”隔開,使用楷體、小四號字。可參照《學術出版規范 關鍵詞編寫規則》(CY/T 173-2019)。
5、若稿件獲得基金項目支持,需在稿件首頁頁腳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使用宋體、小五號字。同時,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單位、職務/職稱、所在地和郵政編碼等,使用宋體、小五號字。
6、正文使用宋體、小四號字,通欄排版。一級標題使用黑體、四號字,序號用“一”“二”等表示;二級標題使用楷體、小四號字,序號用“(一)”“(二)”等表示。
7、插圖和表格須分別依序編號,并注明圖題和表題。圖題置于插圖下方,表題置于表格上方,均使用黑體、五號字。插圖和表格內的文字使用楷體、小五號字。可參照《學術出版規范 表格》(CY/T 170-2019)、《學術出版規范 插圖》(CY/T 171-2019)。
8、參考文獻使用宋體、小五號字,采用順序編碼制,集中著錄于文末。著錄格式參照《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
9、引言應簡單介紹論文的背景和目的,相關領域前人所做工作,存在的問題,引出本研究的主題及特色,注意:引言部分不能有公式、圖表。
10、作者如對文章題名、責任者、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需做必要的解釋或說明,請在當頁用腳注表示;對于文章特定內容的解釋說明,請用“注釋”方式置于文后,序號用帶“[]”的阿拉伯數字表示,連續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