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732.00/年
《形象史學》創刊于2011年,發行周期:季刊,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種獨特的學術研究領域,其內涵遠不止于對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的廣泛涉獵,而是一種跨越多個學科邊界、融合多種研究方法的綜合性文化史學研究范式。它不僅關注歷史遺留下來的物質遺存,更將這些遺存視為歷史文化的載體,通過對其形象、符號、象征意義的深入解讀,揭示出隱藏在背后的社會結構、文化觀念、審美趣味以及人類行為模式等多維度的歷史信息。
雜志的研究對象廣泛,涵蓋了從古代建筑、雕塑、繪畫、服飾、器皿到碑刻、錢幣、郵票、攝影等幾乎所有能夠反映人類歷史文化的物質形態。這些物質遺存不僅僅是過去時代的見證,更是當時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狀況的直觀反映。通過對這些形象的細致觀察與深入剖析,歷史學家能夠從中提取出豐富的歷史信息,為重構歷史圖景提供寶貴的實物資料。
然而,它的魅力遠不止于此。它不僅僅是一種對物質文化的簡單描述與分類,更是一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具備跨學科的知識背景,能夠運用歷史學、考古學、藝術史、人類學、社會學等多種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對形象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這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使得《形象史學》能夠超越傳統史學的局限,深入到歷史文化的內核,揭示出更為復雜、多元的歷史真相。
服飾研究、文化傳承研究、圖像研究、地圖研究
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
1、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梢愿鶕祟}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2、注釋是對論文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文內注釋應按正文中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序號標注。
3、來稿及修回稿均請自留底稿,以便聯系。編輯部收稿后即編號送專家審閱,并盡快將稿件處理結果通知作者。若1個月內未收到擬用通知,稿件即可另行處理。
4、摘要論著須附中文摘要,重要文章還必須附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
5、文題避免使用簡稱、縮寫、標點符號、化學結構式及藥品商品名等不規范名詞。論著類文章應有英文題名,其含義應與中文一致,一般以不超過10個實詞為宜。
6、來稿請附上作者簡介,包括作者真實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所屬機構、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同時請提供通信地址、電話、電子郵箱地址,以便聯絡。
7、插圖的序號、標題及注釋居中置于圖的下方,表格的序號及標題置于表格上方,表注置于表格的下方。全文只有一個表或一個圖時,只標注“表”或“圖”,不標序號。
8、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文時所引用、參考的文獻目錄。參考文獻應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序號標注。
9、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市級、院級科研課題等。獲得基金項目省市各級科研課題立項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10、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