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20.00/年
《新文科理論與實踐》創刊于2022年,發行周期:季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山東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新時代文科領域的一面旗幟,始終致力于推動新文科建設的深入發展,通過其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內容,為學術界和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個交流與探索的高端平臺。該雜志不僅關注新文科建設的理論前沿,更注重實踐層面的探索與創新,以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核心,為新文科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和生動的實踐案例。
在理論指導方面,雜志匯聚了眾多文科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圍繞新文科建設的核心理念、發展路徑、學科交叉融合等關鍵問題展開深入研討,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理論成果。這些成果不僅豐富了新文科的理論體系,還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引,幫助他們在教學實踐中更好地把握新文科的內涵與要求。
在實踐案例方面,雜志積極挖掘和展示新文科建設中的成功案例和經驗做法,涵蓋了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等多個方面。這些案例既體現了新文科建設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又展示了其在培養新時代文科人才方面的獨特優勢。通過這些實踐案例的分享,教育工作者可以直觀地了解到新文科建設的實際效果,從而激發他們參與新文科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學科研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域外文科動態
地址:濟南市山大南路27號,郵編:250100。
1、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稱寫成文章結構介紹,并且不得含自我評價,請不要出現“本人”、“本文”等詞一起寫。
2、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來稿請勿寄個人。本刊因人力物力所限,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
3、優秀稿件將提交參加我部論文評優活動,并頒發獲獎證書。需要獲獎證書的作者請在稿件上注明,或主動與我們聯系。
4、作者簡介注明第一作者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
5、引文標注采用腳注形式,用阿拉伯圈碼(①②③……)統一編碼,編碼置于引文右上角,每頁重新編碼。請注意核對引文,確保出處無誤。
6、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作補充論說的文字,采用頁下注,注號用①②③;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出處,采用文末注,用[1][2][3]順序標注。
7、自投稿之日起,如稿件在3個月內未獲用稿通知,即可自行處理,請勿一稿多投。一經錄用,編輯部有權出于版面需要對稿件進行必要的修改。
8、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空格隔開。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的中文拼音,姓前名后,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
9、摘要與關鍵詞采用第三人稱表述,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具體的研究結果、結論以及重要的數據,中文摘要字數200~300字,中英文摘要文意一致。
10、正文中的各級標題分別為:“一”、“(一)”、“1.”和“(1)”等。正文中的表格按全文順次編號,如表1、表2等;表名在表格的上方居中;表格上下封口,左右不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