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研究》創(chuàng)刊于2020年,發(fā)行周期:年刊,教育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備案中心;四川外國語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本專注于以色列及其相關領域的權威學術期刊,自創(chuàng)刊以來,便以其獨特的學術視角和深邃的研究內容,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該雜志致力于運用新材料、吸收新理論、采用新方法,對當代以色列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社會等多個領域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綜合研究,同時也將研究的觸角延伸至猶太研究和中東研究等更廣泛的領域,為學術界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和深刻的思考。
在政治領域,雜志關注以色列國內政治的動態(tài)變化以及以色列與周邊國家乃至國際社會的復雜關系。雜志通過深入分析以色列的政治體制、外交政策、民族關系等核心議題,為讀者揭示了以色列政治生態(tài)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同時,雜志還積極探討以色列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以色列政治決策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和影響。
經濟領域也是雜志關注的重點之一。該雜志不僅關注以色列經濟的宏觀發(fā)展態(tài)勢,如經濟增長、產業(yè)結構、對外貿易等,還深入探討以色列在科技創(chuàng)新、風險投資、農業(yè)技術等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和發(fā)展經驗。這些研究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關于以色列經濟現(xiàn)狀的全面了解,也為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
當代以色列、猶太研究、以色列與中東、書評
地址:北京市北三環(huán)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
1、正文標題層次一級標題1,2,…,二級標題用1.1,1.2,…,三級標題用1.1.1,1.1.2,…,以此類推。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4級。
2、引注統(tǒng)一采用頁下腳注形式,作者投稿時請按“1,2,3……”次序全篇連續(xù)編號,不加圈也不加括號,注碼統(tǒng)一置于標點之后。
3、來稿文責自負(包括政治性、學術性、保密性等方面)。本刊對于來稿有權做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如作者不愿接受修改請來稿時注明。
4、文稿標題(中英文)下,署作者姓名。文稿結尾處,附作者單位名稱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和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或從事專業(yè)。
5、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本刊所有論文均需有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應是濃縮論文的獨立短文,反映主要論點、創(chuàng)造性內容,300字左右。
6、文中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號,例如:1…,2…,2.1…,2.1.1…,一律左頂格。一、二級標題后的正文另起,縮進2字。三級標題后空1字接正文。
7、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GB3100-93),采用國際單位制(SI單位)。文中的外文字符應大小寫與上下角標清楚,黑體字符(張量、矢量符號)明晰。
8、引用全部以參考文獻形式呈現(xiàn),置于正文之后。格式必須符合《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2015年)要求。無須提供注釋(包括文中注釋與腳注)、電子資源類型參考文獻。
9、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金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獲得基金項目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10、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應是一篇能客觀反映文章核心觀點和創(chuàng)新觀點的表意明確、實在的小短文,切忌寫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