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98.00/年
《語言、翻譯與認知》創刊于2021年,發行周期:半年刊,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認知翻譯學專業委員會會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語言、翻譯與認知領域的一顆璀璨明珠,始終致力于推動這一交叉學科的學術研究,為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廣大外語教師及研究者構筑了一個高水平、多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
雜志深知語言、翻譯與認知三者之間的緊密聯系和相互作用。語言是人類思維的載體,是文化傳承的橋梁;翻譯則是語言之間的橋梁,是不同文化交流的紐帶;而認知則是人類理解世界、處理信息的基礎。因此,雜志將這三個領域有機融合,鼓勵學者們從多學科、跨學科的視角進行深入研究,探索語言、翻譯與認知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
通過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和評論文章,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寶貴平臺。這些文章不僅涵蓋了語言、翻譯與認知領域的基礎理論、前沿動態,還涉及了教學實踐、技術應用等多個方面,充分展現了這一交叉學科的廣度和深度。
認知翻譯學研究、翻譯與文化傳播、會議綜述、書評
地址:北京市西三環北路19號,郵編:100089。
1、論文篇幅以 8000 字左右為宜,長文應控制在 15000 字以內。本刊倡導嚴謹、求實的學風,歡迎有真知灼見、有理有據、論證嚴密、合乎語法規范的學術論文。
2、參考文獻規范:本刊參考文獻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標注體系:文章正文部分所引用的文獻,在引文后的圓括號內標明作者名和文獻的出版年份,如(何齡修 1998);相應的參考文獻表中,各篇文獻先按文種依中文、外文的順序分列,后按作者姓名(采用漢語拼音字順法)依次編排。
3、本刊實行專家匿名審稿制,請勿一稿多投。3 個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本刊不退稿,請自留底稿。稿件文責自負。本刊對稿件可作適當刪改,如不愿刪改請事先說明。本刊論文一經錄用,作者即授予本刊該論文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若不同意,請聲明。
4、文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邏輯性和實用性。要求資料完整、可靠,觀點明確,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并經過統計學處理。
5、文章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添加副標題),文內標題或小節的層次序號依次是: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6、正文:要求思想正確、主題突出、數據準確、文從字順、邏輯性強,具有科學性、新穎性、實用性和可讀性。
7、中文摘要字數以300~400字為宜,以提供論文的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與解釋,簡明確切地闡述論文的重要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不分段,不用第一人稱作主語,不出現插圖、表格,不用引文。
8、正文中不需重復表和(或)圖中的數據,但應對圖表的意義、特點和重大發現做必要的闡述,同時應有相應文字,如“見表1”、“如圖1 所示”等字樣指示圖表的位置。
9、作者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籍貫、學位、職稱、現工作單位、主要職銜、主要研究方向和主要科研成果、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傳真、E-mail等重要信息。
10、注釋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釋序號用[1],[2],[3]……標識,全文統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