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戰略評論》創刊于2008年,發行周期:半年刊,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雜志以其內容豐富多樣、議題廣泛深入而著稱,成為了國內外學術界與政策界關注國際戰略問題的重要窗口。該雜志緊跟全球政治、經濟、安全格局的最新變化,深入剖析國際關系的宏觀趨勢與微觀動態,為讀者提供了全面、深入、專業的國際戰略分析與評論。
在國際關系領域,雜志不僅關注國際體系的演變趨勢,還深入剖析國際秩序的構建與重塑過程。通過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宏觀分析,雜志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全球政治經濟的復雜性與動態性。同時,雜志還積極探討國際規則的制定與博弈,以及國際組織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與影響,為國際關系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國關系作為國際戰略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也是雜志的重點關注對象。雜志深入剖析了中美、中俄、中歐等大國之間的互動與博弈,通過梳理大國關系的歷史脈絡,分析大國之間的戰略利益與矛盾,為讀者提供了關于大國關系走向的深刻洞察。這些分析不僅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當前國際關系的復雜性,也為決策者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與啟示。
專題:種族主義與身份政治、特稿、專題:中美關系邁向“新冷戰”?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郵編:100871。
1、來稿內容依次包括:題目、作者姓名、內容提要(250-400字)、關鍵詞(3-5個)、正文。文章篇幅(不包括注釋)為8000-10000字,注釋(頁下注)務須規范謹嚴。
2、引言,說明課題的研究背景,引述該領域的國內外研究進展,說明本文選題意義和創新點;內容不應與摘要和結論雷同,不能出現圖表。
3、腳注中的外文參考文獻要用外文原文,作者、書名、雜志名字體一致采用Times New Roman,書名、雜志名等用斜體,其余采用正體。
4、本刊只刊登首發稿。為保證作者的署名權和知識產權,作者和課題負責人應在《稿件登記表》上簽名。本刊編輯部對來稿有文字修改權,對所發稿有版權。
5、文末請附作者詳細聯系方式(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以便及時聯絡。如愿附上作者個人簡況,甚是歡迎。
6、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考慮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7、稿件中文主題名不超過20個漢字,副題名前須有破折號并且不超過25個漢字。題名要簡明、確切,能夠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8、圖號和圖題在圖下標注,與下面正文文字空一行;表號和表題于表上標注,與上面正文文字空一行,表格采用三線表繪制。由于印刷要求,圖表一律采用黑白顏色。
9、引用多作者文章合成之文集時,應首先注明特定文章作者,然后依次為文章名,文集編者名,收入該文之文集名,出版者,地點及版次,頁碼。
10、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學位,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