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發展與減貧研究》創刊于2017年,發行周期:半年刊,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扶貧研究中心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份專注于教育發展與減貧事業的學術刊物,其宗旨“立足教育,服務減貧,促進發展”鮮明地彰顯了其獨特的使命與擔當。這份雜志致力于深入研究和探討我國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教育發展與減貧問題,為消除貧困、促進社會全面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雜志深知,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是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擺脫困境、實現自我發展的關鍵。因此,它始終將教育發展與減貧工作緊密結合,通過深入剖析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教育現狀,揭示教育在減貧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潛在價值。在內容方面,雜志涵蓋了教育政策、教育實踐、教育成效等多個維度,全面呈現了我國教育發展與減貧工作的最新進展和研究成果。它不僅關注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等各個領域,還積極探索教育創新與減貧模式的結合點,為推動教育公平和減貧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支撐和實踐經驗。
同時,雜志注重學術交流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它積極搭建學術交流平臺,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教育專家和實踐工作者撰稿,分享他們在教育發展與減貧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這種跨領域、跨行業的學術交流,不僅拓寬了研究視野,也促進了教育發展與減貧工作的深入融合和創新發展。
政策研究、熱點關注、理論探索、調查研究、典型案例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號京師大廈1109房間,郵編:100088。
1、審稿周期約45個工作日,來稿若初審通過,本刊編輯將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與作者聯系,務請作者留下聯系方式,包括電話地址;限于人手緊張,未通過初審的稿件將不再回復,敬請諒解。
2、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
3、注釋的方式,序號用①、②、③、④……的形式,注釋格式為,著者:文獻名,出版社名(或雜志名),出版年(或雜志期次),頁碼。
4、內容正確、準確、專業、完整,強調創新性,注重實踐過程中的發現與創見,避免和回避帶有宣傳性質的純粹經驗介紹,文字精煉,結構嚴謹,數據可靠(重要數據請注明出處)。
5、作者署名:作者署名置于標題正下方。作者的工作單位應標明單位全稱,連同所在省、市(縣)名及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的下方。
6、關鍵詞:必須是意義明確的術語,一般應選取3~5個能準確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領域及研究地點的詞。詞與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7、文題應具體、確切,高度概括文章并應使用規范術語。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外來語、縮寫詞、代號、符號等。
8、圖、表和公式應通篇順序編號,圖題、表題應有中英文對照。表格應采用三線表形式,內容以中文表述。具體要求請在本刊網站下載《撰文書寫要求》。
9、參考文獻:對引文作者、出處、版本等詳細情況的注明,序號為:[1] [2] [3]……格式為:序號、著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在原文獻中的位置。
10、來稿如獲得有關政府部門或社會團體設立的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務請列出基金名稱及編號。對項目論文本刊原則上優先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