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556.00/年
《中國信用》創刊于2017年,發行周期:月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中國發展改革報社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中國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宣傳窗口和載體,雜志始終秉持著專業、權威、全面的報道理念,為推動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積極且深遠的貢獻。作為全國唯一以信用建設為主題的國家級公開出版物,雜志不僅承載著傳遞信用建設最新政策、法規的重任,更致力于精準解讀這些政策背后的深層含義和導向。通過其專業的報道和分析,雜志為政府、企業、學術界以及社會各界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中國信用體系建設進展和成果的窗口。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公眾對信用建設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也為政府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報道內容上,雜志緊密圍繞中國信用體系建設的核心議題,全面展示了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在信用建設方面的創新實踐和成功經驗。無論是政府部門的信用監管和獎懲機制建設,還是企業在信用管理、信用融資等方面的探索與實踐,雜志都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報道和分析。這些報道不僅為讀者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也為中國信用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建議。
此外,雜志還積極關注國際信用建設的最新動態和趨勢,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理念和技術,為中國信用體系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雜志通過組織國際交流活動、舉辦學術研討會等方式,促進了國內外信用建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升了中國在國際信用建設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卷首語、信之聲、誠信會客廳、信用建設進行時、特別策劃、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信易+”應用典型案例、市縣領導談信用、創新經驗大比拼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59號新華大廈,郵編:100045。
1、注釋采取腳注的方式。注釋與參考文獻的格式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
2、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 New 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3、凡經本刊采用的稿件,即視為作者同意授權本刊對其圖文作品行使網絡傳播、圖書出版等再使用權利;如不同意此項約定,請來稿時注明。
4、作者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籍貫、學位、職稱、現工作單位、主要職銜、主要研究方向和主要科研成果、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傳真、E-mail等重要信息。
5、摘要應闡述文章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篇幅一般為200-300字。關鍵詞一般選取3-5個即可,以反映論文的本質、特征為出發點。
6、文中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四級標題的序號用“一、……”“1.……”“(1)……”標示。盡量不使用三級或三級以上的標題。
7、數字用法: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參考文獻:作者根據來稿的情況,可以列出參考文獻(不包括注釋中已經出現的文獻),但本刊一般在所刊發的文章后面不另開列“參考文獻”。
9、論文為課題項目者,須在標題末尾處標注*(上標),并與當頁末尾*鏈接,*后寫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項單位課題(課題編號:)階段性成果。
10、格式要求:稿件需采用清晰、邏輯嚴謹的文章結構,包括標題、摘要、引言、主體和結論等部分。同時,文章應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和文字組織能力,避免語法錯誤和拼寫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