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96.00/年
《東亞唐詩學研究》創刊于2021年,發行周期:半年刊,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東亞唐詩學研究會;上海師范大學唐詩學研究中心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旨在促進對唐代詩歌文學的研究,并探索其在東亞文化圈中的傳播與接受情況。雜志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用于發表關于唐代詩歌文本分析、歷史背景探討、文學批評理論應用以及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別關注唐代詩歌在東亞各國(如日本、韓國、越南等)的翻譯、模仿和再創造現象,通過比較文學的方法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唐代詩歌的解讀差異及其背后的文化原因。
雜志還鼓勵跨學科研究,結合歷史學、哲學、藝術史等多個領域的視角,全面深入地探討唐代詩歌的意義和價值。例如,它可能會刊載關于唐代詩歌如何反映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思想潮流以及審美觀念的文章;或是探討唐代詩歌在東亞各國的藝術表現形式,如繪畫、書法等領域的相互影響。東亞唐詩學研究不僅面向高校教師、研究生以及科研機構的專業人士,同時也歡迎社會各界對唐代詩歌有興趣的人士閱讀和投稿。雜志致力于營造一個開放而活躍的學術氛圍,鼓勵不同觀點之間的對話與碰撞,推動唐代詩歌研究的發展。
日本唐詩學、韓國唐詩學、中國唐詩學、越南唐詩學、新方法與新視野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號景路159弄B座,郵編:201101。
1、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紤]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2、來稿請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至8個中文關鍵詞(摘要應使用第三人稱,對文章的研究對象、方法、觀點做概括陳述,而非導語、小結或評價)。
3、正文一級標題為宋體,四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二級標題為宋體,小四,加粗,兩端對齊,首行縮進2字符,固定值18磅。正文三級標題按正文內容排版,僅加粗,不單獨成行。
4、注釋:是作者對文章某一內容或詞語的必要解釋或說明,其內容或詞語應以加圈數字的上標形式順序標出,注釋性文字按順序置于參考文獻之前。例:機聯網絡①。
5、基金項目:格式如:“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獲多個項目資助的,項目之間用“;”分隔,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個基金項目。
6、凡是引用他人文獻、資料,必須加引證注釋,以頁末腳注形式按頁編排。在正文加注釋處右上角以加圈阿拉伯數字標記,腳注編號位于相應標點之外。
7、本刊只刊登首發稿。為保證作者的署名權和知識產權,作者和課題負責人應在《稿件登記表》上簽名。本刊編輯部對來稿有文字修改權,對所發稿有版權。
8、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應姓前名后,姓氏全部字母為大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不加連字符不間隔;漢語拼音的作者姓名寫在英文表示的工作單位之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以逗號隔開;不同單位的作者姓名右上角加注序號。
9、文稿中圖、表和照片力求精簡,一般不超過6幅。圖表用計算機清晰的打印出來(將繪制好的圖存于磁盤中寄給本刊),表格形式為三線表,并寫明圖名(標有圖注)、表名。
10、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準確地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