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80.00/年
《紡織工程學報》創刊于2012年,發行周期:雙月刊,武漢紡織大學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是一份專注于紡織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專業學術期刊,致力于報道和傳播紡織領域內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雜志旨在為國內外紡織工程及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工程師、教育工作者以及學生提供一個高質量的交流平臺,促進紡織工程技術的發展與創新。還關注紡織工業中的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問題,探討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綠色生產,減少環境污染,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國際化方面,紡織工程學報積極鼓勵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吸收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成果,反映全球紡織工程領域的最新進展。通過這種方式,雜志不僅促進了中外學者之間的知識共享,也提升了中國紡織科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還特別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既注重基礎理論研究,也重視實際應用技術的發展。雜志經常刊載關于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案例分析,為紡織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生產實踐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同時,雜志也會介紹行業內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幫助讀者及時了解行業發展的脈搏。
紡織工程、染整與化學品、纖維材料、服裝工程、紡織機械與器材、管理與信息化、綜合述評等
地址: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號,郵編:430200。
1、參考文獻:論著文章要求15條以上,主要引用近3~5年內的新文獻。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
2、摘要和關鍵詞:論文需附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需能反映文章內容,本刊采用報道式摘要,即為一段式,無需寫成結構式摘要。除教育類論文外,其他論文需附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文意應基本一致。關鍵詞一般3~8個,置于摘要下方。英文關鍵詞應與中文關鍵詞對應。
3、文稿中摘引他人成果,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并以注釋的形式在文后列出。
4、請另頁附上作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單位、學歷、職稱、研究方向和通信地址 (包括電話號碼、E-mail地址等),以便及時聯系。
5、本刊主要發表與醫學有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性論文,來稿應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特別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切忌簡單的現象羅列和工作總結。稿件應實事求是,觀點明確,論據充分,邏輯嚴密,語言流暢,文字簡潔。論文不少于6000字。
6、文中敘述時不需重復表和圖的數據,只需簡述其主要發現。分別按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按先見文后見表(圖)的原則排列。
7、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基金編號××××)”,并附證書復印件。
8、正文:論文篇幅(包括摘要、圖、表、參考文獻)。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等幾部分內容。
9、倫理學要求:凡涉及人的調查研究型論文,包括心理調查量表,需提供倫理審查證明文件,涉及患者(受試者)的,應簽訂知情同意書,如所在單位沒有倫理委員會,則要說明研究是否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的原則。
10、文題:應簡明確切,盡量不用副標題,以20個字以內為宜。若有國家或部、省級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的論文,請在文題頁左下方腳注位置注明基金來源及編號,并提供基金項目復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