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96.00/年
《復旦馬克思主義評論》創(chuàng)刊于2024年,發(fā)行周期:半年刊,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旨在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臺,促進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當代社會問題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等多方面的深入探討與研究。同時,也關注全球化背景下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趨勢,以及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分析和解決當代社會面臨的新問題。此外,復旦馬克思主義評論還特別強調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變革、經濟發(fā)展模式、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理論探索,力求從理論上深化對中國道路的理解和支持。
除了傳統(tǒng)的紙質版發(fā)行外,復旦馬克思主義評論還積極拓展數字出版渠道,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擴大影響力,方便讀者隨時隨地獲取最新資訊。不僅面向高校教師、研究生以及科研機構的專業(yè)人士,同時也歡迎社會各界對馬克思主義有興趣的人士閱讀和投稿。通過發(fā)表高質量的研究論文、書評、學術動態(tài)等,雜志致力于營造一個開放而活躍的學術氛圍,鼓勵不同觀點之間的對話與碰撞,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它不僅是了解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窗口,也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寶庫。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特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黨史黨建論苑、強國論壇、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青年通訊
地址:北京市北三環(huán)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
1、參考文獻指在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序號用方括號標注。著作的頁碼在文中標注在序號邊,如123。引用經典著作請使用最新版本。可參看近期刊發(fā)稿件的參考文獻格式。
2、在篇首頁寫明所有作者的作者簡介,包括出生年、性別、學歷、現(xiàn)職稱(職務)等:須有作者姓名的拼音、工作單位的英譯文。
3、已在非公開刊物上發(fā)表,或在學術會議交流過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種發(fā)表過的文稿(可以不再列出英文文題和英文摘要),不屬于一稿兩投,但必須注明首次發(fā)表的刊物。
4、圖要清晰、精確。坐標中的物理量及單位要使用規(guī)定符號標注。同一內容或同一組數據,如列成表,不再作圖;已用圖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5、正文用五號字,行距為固定值,20磅,各一級標題居中,一級標題為小四號,加粗,二級標題居左,縮進兩個字符。其他正文用5號。
6、引文超過150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格,以下各行縮進2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行換行另起,規(guī)則同上。
7、題目:中文標題一般少于30字,簡短鮮明表明文章研究內容,盡量不用副標題及外文縮寫詞,避免使用非通用縮寫詞、字符等。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一致,并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8、引注應能體現(xiàn)所引文獻資料的信息特點,應與其他文獻資料相區(qū)別;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的準確來源,方便讀者查找;有引有注,不得引而不注或注而不引。
9、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10、摘要不應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出現(xiàn)過的信息,不需要背景或知識性的介紹,不要把引言和結論中敘述性的內容,以及學科領域內常識性的內容寫入摘要,也不要有自我評價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