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336.00/年
《老子學集刊》創刊于2018年,發行周期:半年刊,老子學研究會;鄭州大學老子學院;鹿邑老子學院(研究院)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不僅關注老子原著的解讀,還探討道家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及意義,為學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和討論的平臺。對比老子思想與其他哲學體系(包括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之間的異同,尋找文化間的共通點與差異性。報道國內外關于老子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包括重要會議、新書出版信息以及學術界的熱點話題。
該雜志以“弘揚老子智慧,深化道家研究”為辦刊宗旨,致力于推動老子思想的研究向更深層次發展,并探索其在當代社會中的現實意義。雜志鼓勵跨學科研究,希望通過不同視角的碰撞,揭示老子思想的多元價值。老子學集刊特別強調原創性和深度。本雜志不僅關注傳統文本的研究,也鼓勵將老子思想應用于解決現代社會問題,力求在繼承中創新。除此之外,老子學集刊經常組織專題研討會和學術講座,促進了學者之間的交流合作,增強了學術氛圍。
海外漢學中的道家之“德”、“德”在諸子之間、《老》《莊》文本與思想、道教思想與生活、老子的“德”觀念、書評
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
1、文章中如出現附錄(Appendix)或附件等形式的內容,統一放在參考文獻之后,它們之間保持適當的間距。
2、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3、表格采用三線制;圖幅一般為40mm(高)×50mm(寬),方框坐標圖的橫縱坐標應間隔合理、標識清晰,標目通常采用物理量名稱或符號和相應單位表示。
4、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5、非直接引文注釋,注釋前應加“參見”;非引用原始資料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關信息,再以“轉引自”為引領詞注明轉引之文獻詳細信息。
6、投稿者若抄襲、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或者稿件內容侵犯他人名譽權、隱私權、人格權的,由投稿者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自負文責。
7、獲基金資助的論文,應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應按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獲多項基金資助的應依次列出。
8、正文中出現一百字以上的引文,不必加注引號,直接將引文部分左邊縮排兩格,并使用楷體字予以區分。一百字以下引文,加注引號,直接放在正文中。
9、本刊實行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另頁提供姓名、簡介(單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以及通信地址、郵編、電話號碼、電子郵箱。
10、一律采用結構式摘要,中文一般不超過300字。內容包括本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包括主要數據及統計學意義)、結論,并附相應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