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社會科學》創刊于2022年,發行周期:半年刊,Campbell中國聯盟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是一份專注于推動社會科學領域內基于證據的研究與實踐的學術期刊,為學者、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及實踐者提供一個平臺,以分享和討論如何將最佳證據應用于社會科學研究和社會干預項目中,從而促進更加科學、有效的決策過程。強調實證研究的重要性,并倡導使用系統性評價、元分析等方法來整合現有研究結果,以形成可靠的知識基礎。
雜志關注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工作、公共衛生、管理學等多個社會科學分支領域,特別重視那些能夠直接或間接影響公共政策和社會服務改進的研究成果。介紹并評價近期出版的相關書籍和重要研究報告,幫助讀者了解最新的學術資源和發展趨勢。循證社會科學雜志以其嚴格的審稿流程保證了所發表內容的質量和可靠性。它不僅促進了社會科學各領域的知識積累,還加強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通過跨學科的合作,激發了新的思考方式,并推動了更有效、更具針對性的社會干預措施的發展。
實證研究、案例分析、理論與方法、綜述與評論、政策與實踐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梅隴路130號,郵編:200237。
1、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公關項目,應在首頁腳注中說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在投稿時上傳基金證書復印件。
2、本刊審稿周期為3個月,請勿一稿多投。論文責任者屬實,署名作者的人數和順序由作者自定,注意保守國家機密無政治差錯,文責由作者自負。
3、順序編碼標注制是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在文獻的著者或成果敘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阿拉伯數字編排序號,并在參考文獻表中按此序號依次著錄,即將參考文獻反引在文中引用位置。
4、正文須觀點鮮明新穎、材料充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層次一般采用一、(一)⒈(1)1)的層次順序。
5、參考文獻要求所有稿件必須有參考文獻,應以作者親自閱讀的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為準,論著的參考文獻一般10~15條,綜述20~30條。文中參考文獻的注碼用方括號準確地標在有關文字的右上角。
6、標題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4級。層次序號為“10進位制”。例如:第一級為 1,第二級為 1.1,第三級為 1.1.1等。序號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格書寫正文。
7、注釋要完整規范,至少包括作者(編者)、譯者、文獻題目、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及雜志出版期號)、所引內容頁碼等信息;外文注釋從其原有體例;引文出自互聯網的,請注明題名、詳細網址及訪問時間。
8、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考慮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9、圖要清晰、精確。坐標中的物理量及單位要使用規定符號標注。同一內容或同一組數據,如列成表,不再作圖;已用圖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10、提供作者簡介:姓名、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工作單位(寫到二級學院)、職稱或職務、主要研究方向或學科特長或從事何種專業技術工作、郵政編碼、電子郵箱地址、聯系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