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文博研究》創刊于2023年,發行周期:年刊,運城博物館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是專注于山西省運城市文化與博物館領域的研究成果分享和交流的專業性刊物。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于推動對運城地區豐富文化遺產的研究與保護工作,并積極促進國內外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本刊旨在為所有關心和支持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人士提供一個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實踐經驗、探討理論問題的平臺。
作為一份專業的學術期刊,運城文博研究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鼓勵原創性的研究和跨學科的合作。通過發高質量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及評論文章,本刊不僅為文博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同時也促進了年輕學者的成長與發展。每季度出版一期,內容涵蓋考古學、歷史學、文物學、博物館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特別關注運城地區的特色文化資源,如關公文化、鹽池文化等地方歷史文化現象,以及相關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策略。此外,雜志還刊登有關博物館管理與運營、展覽策劃、文物保護技術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應用案例,力求全面反映運城乃至全國文博行業的發展動態。
博物館理論與實踐、考古發現、文物研究、歷史文化研究
地址:太原市建設南路21號,郵編:030012。
1、本刊注釋一律采用國標形式,腳注尾注分開。引用文獻依次注明:作者、文獻名、出版社、出版年、出版時間、頁碼等項,并請核對無誤。
2、正文中例句排列采用(1)(2)(3)……的形式(起三回一)。正文中涉及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計數等,均使用阿拉伯數字。
3、文稿應具科學性、先進性、邏輯性和實用性,要求資料真實,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結構嚴謹,層次清楚,語句通順,文字精練。
4、格式要求:論文包括題目、作者、單位、作者(譯者)簡介、內容提要、關鍵詞、正文、注釋(腳注,外文出處可用原文或拉丁字母轉寫)等。
5、圖表應有自明性,可用文字敘述的則不必用圖表,圖、表不要相互重復。照片應清晰、對比度適宜,顯微鏡圖應注明放大倍數和染色方法。表用三線式。圖表在文中出現處應標明“此處插入圖(表)”的方框。
6、獲得基金或課題項目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項目名稱,若有項目編號,則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7、標題使用小二號字,宋體,加粗顯示;正文使用五號字,宋體;圖題、圖注、表格、標注、參考文獻使用小五號字,宋體。文中英文均使用TimesNewRoman字體,根據其在文中所處位置選用相應字號。
8、來稿請在正文前寫150字左右的摘要和3至6個關鍵詞,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稱寫成文章結構介紹,并且不得含自我評價。
9、本刊要求所引用參考文獻不得少于10篇,其中應包括一定數量的國外文獻和近5年的文獻。
10、論文作者保證該論文沒有一稿多投。若編輯部發現論文作者將該論文一稿多投,編輯部有權追補論文作者由此給編輯部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