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36.00/年
《近代史資料》創刊于1954年,發行周期:半年刊,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旨在為歷史學者、研究人員以及對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交流研究成果和探討歷史問題的平臺。該雜志自創刊以來,始終堅持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深入挖掘和整理近代歷史資料,推動近代史學的發展。雜志經常圍繞某一特定主題或重大歷史事件組織專題討論,如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等。通過多篇相關文章的集中展示,從不同角度深入剖析該主題的歷史背景、發展過程及其影響,為讀者提供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除了發布新發現的資料外,近代史資料還非常重視對已有史料的考證工作。通過對各種版本的歷史文獻進行對比分析,糾正以往研究中的謬誤,并提出新的見解,這對于提高近代史研究的整體水平至關重要。它鼓勵和支持年輕學者發表原創性研究成果,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這不僅有助于培養下一代研究力量,也為整個領域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憑借其豐富的內容、嚴謹的態度,在推動近代史研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無論是作為專業研究人員獲取新資料和靈感的來源,還是普通讀者了解中國乃至世界近代歷史的重要窗口,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知識資源。
經濟、文化、外交、軍事、民俗風情、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珍稀史料
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
1、論文為課題項目者,須在標題末尾處標注*(上標),并與當頁末尾*鏈接,*后寫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項單位課題(課題編號:)階段性成果。
2、“一”后加“、”號,“l”后加“.”,(一)、(l)不加任何標點,‘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號。
3、來稿要觀點鮮明,數據準確,校對無誤。投稿前請您認真校對自己的文章,尤其是專業術語,以減少不必要的錯誤。
4、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工作或學習單位、職稱職務等,并注明聯系方式(包括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
5、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6、稿件格式: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來稿請勿一稿多投,如三個月內未得到修改或刊用回復即可自行處理。紙質稿件恕不退還,請自留底稿。
7、參考文獻以作者親自閱讀的近期公開發表的文獻為準(內部資料、待發表等不得列入),論著類文稿的參考文獻不超過10條,綜述類文稿的參考文獻不超過30條,其他類文稿的參考文獻不超過5條。
8、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9、注釋。注釋用于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分別為:①、②、③…,注釋內容置于正文之后。
10、摘要:概括陳述論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主要結論,要求客觀反映出論文的主要信息。不要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