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40.00/年
《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石油由福建省科技廳主管,福建師范大學主辦的地理學刊物。其前身是1986年創刊的《福建地理》,2006年3月31日,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審核,批準《福建地理》更名為《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本刊以刊登亞熱帶資源環境和地理綜合研究的理論、技術、綜合考察和應用實踐、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關聯互動等方面的研究論文為重點,兼顧發表與亞熱帶相關聯、相鄰地域的資源環境及地理學有關問題的一般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成果。為亞熱帶資源環境和地理綜合研究提供學術交流平臺,鼓勵學術爭鳴,推崇前瞻性探索,注重反映具有區域特色和學科交叉的研究,優先發表原創性成果,傳播學術信息,為區域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信息支撐。本刊以地球上自然對比度最高、環境敏感性最強、自然之迷最多的亞熱帶區域為重點,全面報道國內外亞熱帶及其相關區域的資源(土地、水、氣、生物、礦物巖石資源,以及海洋、旅游等綜合資源)、環境(生態環境,自然和人為的化學、物理、生物環境)及其相關的地理基礎、地理背景和重要社會經濟因素(人口等)的研究動態、研究成果,特別是資源環境和地理學交叉綜合研究的重大理論、方法、技術、應用實踐,資源環境與社會、文化、經濟因素的交互作用問題。重點報道這些領域的研究前沿理論、最新技術方法、最新科考和實驗研究成果、綜合研究進展、熱點問題專題討論以及與國際問題和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資源環境問題。本刊將為從事資源、環境、地理和區域生態研究與教學的專業人員,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有關專業的研究生提供一個發表研究成果和進行信息交流的主流平臺,促進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及其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本刊是資源—環境與地理交叉領域的一個新刊物,熱切希望得到本領域的專家、學術機構和期刊同仁的的關注、支持和呵護,熱忱期待國內外專家學者的來稿,衷心歡迎來自作者、讀者和專家學者的聲音。我們相信,在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大力扶持下,在廣大同仁朋友的共同關心和培育下,本刊將會不斷走向成熟和發展,為區域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區域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本刊面向國內外組稿,熱忱歡迎廣大作者積極投稿,亟需理論水平高、研究方法新、應用前景廣的稿件。曾用名:《福建地理》。
為亞熱帶資源環境和地理綜合研究提供學術交流平臺,鼓勵學術爭鳴,推崇前瞻性探索,注重反映具有區域特色和學科交叉的研究,優先發表原創性成果,傳播學術信息,為區域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信息支撐。
理論與方法、亞熱帶環境、亞熱帶資源、亞熱帶生態、亞熱帶自然災害、亞熱帶地理綜合研究、專題研究、學術討論。
地址:福州市倉山區上三路32號,郵編:350007。
1來稿請注明以下信息:作者姓名、職稱/職務、工作單位、聯系電話、電子郵箱、郵政編碼。
2來稿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簡練準確。一般稿件3000字左右,綜述稿件不超過5000字。涉及國家或地方基金資助項目的稿件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編號,并附有關批文的復印件,本刊將予以優先錄用。來稿文責自負,并由本人及單位負責保密審查。
3來稿除正文內容外,應附有中、英文標題、摘要、關鍵詞,文章題名要求能簡潔、恰當地反應稿件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摘要應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不能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或加進作者的主觀見解、解釋或議論,一般不超過150字;關鍵詞應就文章內容選擇3~8個。
4來稿請用word軟件排版,文中出現的外文及其縮略詞應在第一次出現時譯成中文。
5量、單位一律采用法定計量單位。公式、數據、曲線圖及敘述性文字中使用量/單位。
6文中圖、表應盡量精簡,切忌太多、太大,同一來源數據不應在圖、表中重復引用,圖、表應置于文中段落處,各圖表應有中文圖序、表序、圖名、表名。圖內文字及線條清晰,圖中文字用中文標注。
7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并在文中相應處用上角標注明,未公開發表的文獻請勿引用。其著錄內容應齊全,格式如下:
專著:[序號]著者.文獻題[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
期刊:[序號]著者.文獻題[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次。
專利:[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8文章的章節編號按《科技文獻章節編號方法》編寫,具體做法是:一級標題1(左頂格)、二級標題1.1(左頂格)、三級標題1.1.1(左頂格),然后依次按(1)、1)、①進行說明。標題文字要精煉,一般不超過15個字,標題后不加標點符號。列項說明前可加編號,如1)、①或者*,*,*。
9請勿一稿多投,編輯部會盡快通知作者是否可刊用,若在3個月內未收到刊用通知,則可自行處理。本刊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適當的修改。來稿一概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
10本刊已入編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刊源期刊》等。如不同意文章上電子版,請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否則視為同意。
地理邊緣區經濟發展過程與機制分析——以海南西部為例
基于AHP的小城鎮旅游競爭力研究——以福建沙縣為例
基于無人機航空攝影技術的廈門灘涂養殖調查
基于GIS的福建省公路網絡體系可達性分析
稿件表達格式規范
2011年浙江梅雨期2次強對流天氣對比分析
閩臺茶文化創意產業合作發展的思考
福州晉安河沿岸區域地表徑流中氮磷污染物的空間分布特征及來源分析
福州市中心城區降雨徑流污染特征研究
基于GIS的社區環境信息管理系統研究
旅游景區低碳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以福州永泰赤壁景區為例
西遞古村落旅游發展中的空間轉化類型研究
溫度對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有機碳礦化的影響
杉木與楠木凋落葉混合分解及其P、K動態
基于GIS和視頻監控的森林防火指揮決策系統研建
木荷天然林根系分解和養分釋放及化學組成變化
福建省基于“一體兩翼”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戰略研究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130013) | 21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4CB954003) | 1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371145) | 10 |
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2012NZ0002-1-5) | 10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000321)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901126) | 7 |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J1210067) | 7 |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J0830521) | 7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D0510018) | 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10002) | 6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49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 | 142 |
福建省屬公益類科研院所基本科研專項 | 46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35 |
福建省教育廳資助項目 | 29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1 |
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 | 20 |
福建省教育廳科技項目 | 20 |
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 | 16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14 |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地址:福州市倉山區上三路32號,郵編:350007。